我的文坛师友(5)

来源:天津教育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2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2015年11月,闻讯他大病出院,在静养恢复。我专程前往香山住地,看望老朋友、恩人王朝柱。他告诉我:“那天上午,正伏案在电脑键盘上赶写剧本,突然

2015年11月,闻讯他大病出院,在静养恢复。我专程前往香山住地,看望老朋友、恩人王朝柱。他告诉我:“那天上午,正伏案在电脑键盘上赶写剧本,突然头晕摔倒,幸好服务人员发现及时,急送香山附近部队医院抢救,经查病情严重,该院条件有限,临时急救处理后,便送往301医院诊治。此事惊动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,他责令301医院院长,调动一切手段,确保王朝柱生命安全,并向家属致以问候。院方立即把他安置进高干病房,三天后苏醒过来,看到从国外赶回的妻子和女儿,他激动地说:我又闯了回鬼门关,阎王老爷不收我。在医院治疗三个多月,他呆不住,强烈要求出院。我看他大病后的虚弱身体,劝慰他:“七十有余的老人了,保重身体是第一位的。”

他感叹说:“我在和时间赛跑,想尽快完成我的系列作品。”那天,朋友相见,有聊不完的话,叙不完的情。中途被派来的保健医生劝阻了多次,我遵医嘱,提出告辞,柱子非留我吃了晚饭再走。

郑万隆曾策划、创作电影《北京人》《和你在一起》,担任过电视剧《渴望》《雷雨》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》《铁齿铜牙纪晓岚》《搭错车》《京华烟云》《麻辣婆媳》《子夜》《王熙凤》等剧的总策划、资深编剧。

他是《十月》文学杂志社的副主编,却一身纯朴无华,像从工厂车间来的工人师傅,待人诚恳热情、纯真无暇,就像地地道道的工人作家。但他还没有来得及进入自己的创作领地,却被过早推到文学编辑直至主编的位置。可见他在作家之外编辑领域,也显露出过人的才智。

70年代末,我刚从事编辑工作,来京组稿。找的第一位作家就是郑万隆,他当时住在东城区的小胡同里,典型的大杂院,一间不大的屋子,光线暗淡,十分拥挤。但靠窗摆放的书桌很宽大,上面堆放许多各类书籍。我的突然“袭击”,弄得他措手不及。他忙为我腾出一张座椅,让我坐。初次见面,我被他的随和亲近、直朴爽快劲所感染,毫无顾及地直奔主题向他索稿。他爽朗直率地对我说:“对不起,眼下真没有写稿。不过我不会让你白跑,我向你推荐一位‘奇才’,他曾在你们云南西双版纳当过知青,是电影界鼎鼎大名的理论家钟惦斐的儿子钟阿城,平日里,他常在朋友圈里侃大山,讲了许多云南令人神奇而动人的故事,李陀、建功和我们都鼓动他动笔,把这些精彩感人的故事写下来。最近,听说他写了些,等过两天,我让他把写好的手稿拿两篇给你,以还你的稿债!”我听后,激动地感谢他:“你真哥儿们,到时我一定来取。”

两天后,果然在万隆家见到这位其貌不扬、不修边幅、生活随意、遇事豁达、才华横溢的阿城。一见面,他就风趣地说:“尊大编辑万隆之旨,今奉上两篇刚写的拙作交你,随你们处置。我很感激万隆这帮北京哥儿们,是他们顿足我提笔写稿,否则生活里的那些人物、故事只会永远埋在肚里。”万隆代表我感谢阿城,说前段时间阿城把写的中篇小说《棋王》交给上海的刊物,今天他把写的中篇小说《树王》和短篇小说《路遇接生汉》交给你,你们要赶紧定夺,不能耽搁!

我接稿,连夜阅后,对《树王》特别钟爱,小说运用大量的写景与象征,并附上一个魔幻的,生生不息的结尾,证明了人力与自然力的争战的结果。他通过知青的视角来描写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和下乡生活。在写作手法、格调、主题上与同期知青作品有极大差异,具有独树一帜的鲜明风格。

第二天一早,我赶到北京邮电大楼,以挂号快件寄往《滇池》。一周后,编辑部决定刊用短篇小说《路遇接生汉》。我为编辑部未能采纳中篇小说《树王》,而遗憾了一辈子。

几年后,在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颁奖会期间,我与万隆再度在京相逢。那天,我去会邓刚,恰巧在门口碰到他,是他把我拉进屋,向屋里就坐的作家介绍我,让我免去了陌生的尴尬。在听完邓刚的段子后,在场的作家依次给我题词,轮到万隆,他向建功一样取来印章,才接过题词本,认真地写下:“文学在孜孜以求与求之不得之间。书赠敦伟同志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三日”,然后慎重地盖上印章。

九十年代初,我转行到影视圈后,与万隆的接触频繁,常去请教这位影视策划、编剧大腕。在我首部执掌的反映中泰建交秘史的电视剧《龙珠》时,他多次参与讨论剧本、具体指教我如何运筹拍摄,手把手教我这个初涉陌生行业的新手,给予无私的支持和帮助。

九十年代中期,我们应昆明华侨企业投资公司之邀,参加公司创建十周年庆典活动。期间除参观工矿,饱览昆明风光活动外,专程去澄江蹉跎村访问,这里曾是著名导演蔡晓晴拍摄电视剧《蹉跎岁月》的外景地,播出后影响很大。该地便改名“蹉跎村”,今天该村得知蔡导的到来,像过节般地欢迎我们。

文章来源:《天津教育》 网址: http://www.tjjyzzs.cn/qikandaodu/2021/0523/665.html



上一篇:牵念或向往
下一篇:百业窗开新境界一城人抱大襟怀有容堂杯成联月

天津教育投稿 | 天津教育编辑部| 天津教育版面费 | 天津教育论文发表 | 天津教育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天津教育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